首页 期刊 过期期刊 MCS 2012 Issue 1 編輯導言:藝術與政治在中國與台灣II
編輯導言:藝術與政治在中國與台灣II

藝術與政治之間的密切關係,不分歷史各個時期,亦不分文化的藩籬而有所差異。延續上一期《當代中國研究》(2011.2)「藝術與政治在中國與台灣」的主題,這次刊載的一系列文章,將聚焦於藝術機構、身分認同、性別與身體等議題上。

澳洲國立大學文化歷史語言學院臺灣研究資深講師廖新田的文章主要在論述台灣藝術家如何回應1945年日本殖民政權更迭的社會變遷,以及他們對文化認同的想像。

英國諾丁漢大學葛思諦副教授試圖批判性地探討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特點,一窺中國境內逐漸興起的當代性論述。

美國康乃爾大學潘安儀的文章在檢視身體與藝術的同時,討論台灣當代藝術所體現的環境影響。透過對戰後成長的二代藝術家作品之分析,觀察他們因身分、記憶等之區別,在不同時空環境中其藝術所傳達的聲音。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暨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簡瑛瑛教授以女性心靈的角度爬梳台灣女性視覺藝術的特質,以多位女性藝術家及其作品為例,主張他們對生態的關心與對萬物的尊重,說明了女性藝術家們的作品流露出的開放、富有同理心的態度。

臺北市立美術館研究員林育淳,以「歷經日本殖民時代的台灣藝術家如何創造新的藝術型態,以建構屬於自己的文化樣貌與身分認同」為探討主題,列舉代表性畫家多人,來闡述二十世紀初期的身分認同、文化衝擊與藝術風格發展等相關問題。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與文化政策管理研究所賴瑛瑛副教授的文章以台灣的藝術機構—台北市立美術館為研究對象,檢閱公辦美術館的展覽如何落實國家文化政策及行政指令,並指出權力與知識生產的糾葛關係,揭示了台灣當代社會變遷下的文化內涵與意義。

最後,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博士生葉維俐,以「叛逆的年代與身分的認同-中國當代藝術家之研究」為題,探究中國文藝政策的轉變歷程及其脈絡下當代中國藝術家的發展過程。

藝術與政治就好比一體兩面。一方面,藝術家可能拿政治議題作為藝術創作的題材;另一方面,藝術反映了現實上的限制或作為政治宣傳、抗爭的手段。中國與台灣的當代藝術,在不同的社會脈絡與環境變遷下展開各自截然不同的發展、反動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