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Issues Past Issues MCS 1995 Issue 3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制度问题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制度问题

4.1 研究项目的意义与目的

自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经济迅猛发展,在国际市场上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1993年5月英国《经济学家》载文认为,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大陆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当年已经和日本接近,甚至已超过日本,成为紧追美国之后的经济大国。假如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到2015年,中国将超越美国而成为世界上头号经济大国。1994年对欧洲最有影响力的一项企业家调查显示,大部份应答者认为下一世纪世界经济影响力最大的国家最可能是中国。

不过,这条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东方巨龙在将来什么时候、如何震撼世界,还充满了不确定性。中国大陆经济正面临着改革的关键时刻。由于下述原因,未来几年中国的变化、成功或失败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中国下世纪的走向:

第一,邓小平健康急剧衰退,随时可能撒手人寰。一代强人之后,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种种潜伏的危机可能爆发,政治局面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将影响改革的顺利进行。

第二,诸侯经济的发展,中央控制的削弱,中央和地方在财政、金融上矛盾的加深,使中央地方的关系面临一个全面调整阶段。

第三,过去转型中积累的许多问题已要求经济制度在质的方面有所变革,否则不可能突破下一步改革的瓶颈。这里包括国有企业的出路、经济法制的建立、制度的规范化等。

第四,以往的发展中积累了许多经济问题,如粮食供应、环境保护、劳力过剩。由于中国大陆地广人多,一旦处理不当、诱发危机,将很有可能连带性地冲击世界。

第五,中国在世界经济地位中日显举足轻重。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与经济联系目前已成为美国政府对外经济关系的紧迫问题。

第六,中国的经济实力与经济自由化将从多角度影响中国将来与周边国家、地区(包括香港、台湾)的关系,这又反过来影响中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政策。

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能量和实力,加上它何去何从的高度不确定性,我们应当在目前中国转型的关键时刻对中国经济的现存问题、走向与可行的政策作系统全面的研究。这个研究及其成果可以引导中国经济朝有利于中国和其它国家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如果任何相关国家、地区的政府、企业界、学术界在这个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忽视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向,将很可能导致重大的战略失误。下面就中国经济问题的全球性和目前存在的紧迫问题两方面作进一步的阐述。

中国经济的现状及发展动向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的市场规模巨大。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995年人口已经超过十二亿。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粮食、住宅建筑材料、家用电器的最大市场。市场专家预测,中国在最近一二十年内将成为民航飞机和电话通讯设备的最大进口消费市场,并且在2015年左右取代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由于中国的人口规模,中国必然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

第二,中国已成为国际商业投资的热点。1993年中国吸引的国际商业直接投资为世界第一位,达二百七十八亿美元,占全球发展中国家的一半。中国基础设施落后,自然资源丰富,需求成长快,今后几十年内会有一大批交通、电力、通讯、水利、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工业项目上马,规模空前。其中大量工程将会承包给外国公司或与外方合作。在目前西方建设项目需求低迷的状况下,这给有关国际财团与工程公司提供了黄金机会。

第三,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1994年中国贸易总额为两千三百五十亿美元,跃居世界第六位。这个增长势头正继续加速。美中贸易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重,美国成为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国,而中国已连续多年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逆差夥伴。同时,大陆与台湾的双边贸易也急速增长。1994年据大陆方面统计已达一百五十亿美元,其中台湾对大陆出超一百多亿美元,台湾对大陆的投资也数额巨大。大陆经济的动向对台湾经济有着日益举足轻重的影响。

第四,中国经济的巨大规模和动量已经对国际市场和其它国家经济形成重要的影响。亚洲开发银行1993年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当1992年世界经济萧条、美日等主要经济大国面临衰退的时候,中国大陆经济扩张造成的需求使东亚地区的经济一枝独秀。近年来中国的粮食进口持续增长,引起国际市场上粮食价格的飙涨,这虽然对美、加、西欧等粮食饲料出口国的农民是个福音,但对依靠进口粮食的第三世界国家却造成困难。此外,中国的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石油等原材料的生产和需求不稳定波动,在世界市场上极易造成巨大连锁影响,从而波及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稳定。

第五,中国经济发展关系到全人类进步,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中国经济的发展标志着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人口摆脱贫困,走上现代化发展的康庄大道。中国人民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均寿命的延长、教育的普及,将提高整个人类的平均生活品质。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可以向其它不发达国家提供经验。发达之后的中国经济也可以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更适合他们国情的技术、设备和资本。

第六,中国经济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对东欧、独联体各国以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研究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对理解和判断其它原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和走向也有帮助。

第七,经济发展是民主制度的必要条件,而民主化有助于社会稳定与世界和平。由于中国的巨大国家规模,中国的动荡将造成世界的不安与困难,而中国的稳定则有助于周边国家与世界局势的稳定。因此,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有益于世界民主的进程和世界和平的维持。

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相关国家与地区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要真正了解中国经济的现状和问题,判定其未来走向以及相应的应对战略,又是相当困难的。因为,中国经济虽然具有上述的规模和能量,但是它的何去何从又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加上中国经济转型中的艰难程度和政治文化社会法律制度上的缺陷,稍有认识不足和考虑失误,极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造成代价严重的后果。

中国经济的迅速成长虽然推动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但是也酝酿着巨大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危机。在邓小平之后的中国,强人治世成为历史,转型中制度又未健全,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可能导致危机爆发,使中国大陆局势动荡,经济倒退,并进而影响台湾、美国、日本以及其它有关国家的经济形势,震撼世界经济秩序。这些存在的问题包括:

第一,地方经济实力增强后中央地方摩擦加剧。随着改革开放,大陆原有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解体。各省份、特别是以广东为代表的沿海省份要求地方经济自主权、自治权的呼声不断增高。为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中央不得不将原来集中的经济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在地方政府的积极经营下,地方经济实力不断扩大,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可以和中央抗衡,形成“诸侯经济”的局势。现在,地方负责的财政收入已占全部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五,而由地方开支的财政支出为全部开支的百分之五十五。为了保护地方利益,地方采取种种手段压缩财政上交数额,甚至消极收税、以“藏富于民”,避免地方收入转移到中央。地方领导人不惜抵抗中央法令或损害他省利益,纵容走私、设置贸易壁垒等。这种中央与地方的摩擦在邓之后可能进一步加剧,导致经济不稳定。

第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对经济发展产生负作用。自中共中央允许“让一部份人先富起来”以及施行地区倾斜的政策以来,随着市场化、私有化的进展,地区间、城乡间、个人间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严重的分配不均对经济发展不但没有助力,反而有阻碍或破坏作用。分配严重不均会引起社会普遍不满,社会成员间摩擦加大,甚至造成社会动荡。地区间的收入分配不均主要表现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边远地区的巨大差异上,这些差别引起了内陆地区的不满,认为中央向沿海地区倾斜的政策损害了内陆的利益。城乡的收入差距自1986年起开始扩大,现在农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之比又恢复到改革前的一比二点四左右。农民在地方政府的苛捐杂税的沉重负担下难以喘息。当他们忍无可忍时,会挺而走险。个人间的分配两极化反差更为显著。极少数先富起来的人已拥有亿万资产,消费中一掷千金,而许多亏损国营企业的下岗工人连工资都没有,政府发放的一点下岗津贴不足糊口。个人间收入分配不均在中国城市已酝酿着严重的社会和经济危机。

第三,经济社会秩序混乱。由于经济法规不全、执法不力,使正常往来支付得不到保证,经济合同不能履行,经济诈骗渗透各个角落。钱权交易、贪污腐败、假公济私已经发展到各个阶层、部门,几乎到了无官不贪的地步。由于贪官污吏敲诈勒索,中饱私囊,投资、交易成本不断上升。中央虽然几次三番试图打击腐败,但是效果有限,腐败反而越演越烈。治安恶化也成为普遍问题,刑事案件从1985年的五十四万件增加到1990年的二百一十二万件,民众普遍认为社会治安不良。盗窃成风造成铁路运输、通讯线路以及建筑设备的大量损失。恶劣的治安环境也使许多原来打算投资的外商怯步,或撤回投资。

第四,大量城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无着构成了巨大压力。国有企业的改革将裁减大量冗员,亏损国有企业的倒闭会使大批工人失业,这使城市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农村的就业和剩余劳动力问题问题更大,隐性失业的劳动力约有一亿两千万。农村经济改革虽然增加了不少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但是同时由于农田承包制和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大量剩余劳力释放出来,造成农村大量的隐性失业。许多农村劳力流向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形成所谓的“盲流”人口。虽然这些来自农村的“盲流”劳动力主要从事城市工人不愿做的脏、苦、累、低(报酬)工作,但是这些突然增加的大量外来人口不但对城市原来就存在的交通、住房等基础设施瓶颈带来新一轮压力,而且也增加了犯罪、安全等其它的城市社会问题。由于这些劳力大部份又从事工程建设,所以对付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特别弱。中国经济如果不能通过持续增长来容纳他们,这些城市内的流动人口就可能是邓后中国动乱的一个导火线。

第五,粮食问题。由于工业的迅速扩张,农村耕地不断减少。农产品价格偏低,生产资料价格上扬,使农民不愿追加土地投入,甚至不愿种地,致使农村大量土地抛荒。大批青壮年到城市寻找工作,留下老弱妇幼在乡村,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粮食供应缺口扩大,不得不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如果粮食生产出了严重问题,不但可能制约本国的经济发展,而且会造成世界粮食市场的巨大波动,对全球经济和稳定具有破坏性。

第六,国有企业的亏损与三角债严重。1992年中国国有企业的亏损面是明亏三分之一,暗亏三分之一。1994年仅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亏损的就有一万六千多家,亏损面达百分之四十五。企业间三角债也越背越重。同时,国有资产的流失严重,国有资产出现严重萎缩。国有企业改革已考虑多年,目前试行过的一些方式都存在种种困难,整个国有企业改革迄今收效不大。

第七,通货膨胀日益严重。1992年经济过度扩张,经过一段时滞之后,在1994年爆发出来。1994年通胀率为百分之二十四。价格上涨最厉害的是与老百姓基本生活休戚相关的食品,全年上涨百分之三十二,使部份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对那些被裁减或下岗的工人打击特别大。低收入的边远地区农民也因通胀而滑落到赤贫线以下,生计发生困难。官方虽然采取了一系列反通货膨胀的措施,如紧缩银根和冻结价格改革,但是中央地方利益不一,大量建设和社会福利补助导致财政赤字上涨,尤其在经济转型的过渡阶段,要将紧缩政策付诸实行并非易事,能否长期紧缩就更成疑问。

以上列举的几个问题是可能破坏中国经济乐观前景的定时炸弹。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可能造成中国经济的灾难,震撼整个世界经济格局,后果不堪设想。正因为中国经济的这种重要性、全球性、不确定性和改革的艰难性,我们必须花极大的精力、集合海内外了解中国经济的一流人才,对中国经济作一全面、细致、实在、深入的研究,对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可供选择的相应政策措施作详尽深刻的分析和建议。

4.2 研究项目的综述与实施

4.2.1 研究项目综述

由于中国经济问题的重要性与错综复杂性,本项目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时间性、政策性最强的两大类课题:第一类涉及带有制度性、根本性以及基础性的经济问题。研究方法上着重理论分析和政策设计,以深化人们对中国经济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为相关国家的政府决策者和民间有关利益集团提供战略和政策选择。第二类是有关中国经济变动的最新脉动与走向的急迫问题,包括各类新出现的危机以及其它急需解决的经济难题,籍此帮助各界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存在危机和问题、转型和改革、动向预测、对相关国家地区的影响与冲击等诸方面的最前沿信息,以便作政策选择。

整个经济项目将分成七大部份,它们分别是政治经济、宏观经济、微观经济、收入分配和社会安全保障、农业与农村劳动力、金融资本市场以及对外经济关系与外贸。每一部份分别包括若干研究课题,分列如下:

(1)政治经济部份:

中国市场取向的经济联邦制之研究:通向持久繁荣昌盛之路;

地区竞争与中国大陆的改革;

中国区域经济的均等化

(2)宏观经济部份:

中国大陆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货膨胀的成因、走向、对改革的影响、以及相关的 政府宏观政策;

中国大陆宏观经济结构模型;

中央财政收支与宏观经济政策

(3)微观经济部份:

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制度问题;

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和经济体制平稳转轨的方式与步骤;

所有制与经理所受的约束之间的关系;

激励机制、管理组织结构和产权制度;

中国主要工业的工业创新及生产率研究;

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4)收入分配与社会安全保障部份:

中国大陆的贫困问题以及政府扶贫政策评价;

中国社会保险改革的政策;

住房体制改革对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影响

(5)农业、农村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部份:

乡镇企业的发展、产权结构的变化对乡镇企业就业率和经济效率的影响;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利用与转移;

中国粮食问题研究;

中国第四次土地改革与农业现代化

(6)金融资本市场部份:

金融市场在中国的发展;

上海股票市场的建立、发展、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7)对外经济关系与贸易部份:

东亚与中国经济整合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对亚太地区经贸关系的影响;

“大中华经济圈”形成的经济背景、其经济潜力以及对东亚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可能影响;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对中美贸易政策和台湾海峡两岸贸易的影响

若资金许可,下列研究课题也可列入:财税制度改革、国际贸易摩擦、复关问题、知识产权争议、中国产业结构变化预测、未来廿年中国对美国产品的需求预测、海峡两岸经济互动、中美经济关系长期展望、中日经济关系长期展望、中国发展与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互动、中国和独联体各国的经济联系、中国和欧洲共同市场的经济关系。

4.2.2 研究项目的实施

一、时间进度

整个经济问题研究项目的研究计划预定为三年。时间表和“世纪之交中国总体研究”总工程一致,从1995年九月起,分三期实施,每年一期,关键在第一年。研究项目实施中,将根据完成情况考虑下一步经费的拨给,建立利用经济杠杆保证项目及时完成的制度。经济问题错综复杂,牵涉的面很广,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项目协调人将预留资源,根据情况组织研究。

二、组织方法

由项目协调人负责,按上述七大部份分别统筹安排。每部份之内,研究者将被组织起来、加强内部联系、协调他们各自着重的研究重点与方向、避免重迭和资源浪费,同时又利于相互交流。计划每年不定期召开三次左右电话会议,和各部份、各项目主要主持人检查与协调工作进展,交流经验。我们同时在研究者之间建立一个电子信息交流网络,以便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成果,获得数据。

参加本项目研究的人才济济,除了中国留美经济学家的骨干力量以外,还包括许多美国第一流的学者,如美国科学院院士DGale Johnson,台湾香港背景的政策大师,如郑竹园教授,以及国内的优秀经济学家如樊纲等。我们将利用其各自的优势,产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成果。

三、方法论

由于“世纪之交中国总体研究”总工程的要求,和海外学者经济学研究中易于出现的过于偏重经济学理论的倾向,要求所有项目的研究都对其包含的政策指导意义下特别的工夫。我们鼓励理论、实证、政策的结合,但是,目的在于政策指导。我们向所有研究者强调正确的方法论,要避免太多抽象的理论与不切实际、缺乏指导意义的实证模型。

4.3 课题题目、主持人名单及提要

本项目研究的中国经济战略问题将从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存在危机和问题、转型和改革、动向预测、对相关国家地区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可供选择的政策措施诸方面进行分析讨论。我们初步制定以下课题。实际操作中,还将根据形势发展和基金会的兴趣与要求进行及时适当调整。

1、地区竞争与中国大陆的改革

课题主持人: 罗小朋

课题研究摘要:

竞争是人类社会制度变迁的重要杠杆。在一定条件下,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可以有效地推动产权等经济制度的进步。改革以来,中国大陆在恢复市场经济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深得益于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本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揭示中国大陆地区间竞争与其经济制度变革的互动关系。由于地方分权在中国大陆已成难以逆转之势,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无疑对分析大陆未来的变局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大陆的经济体制一直与其他共产国家的经济制度有重要差别。毛泽东鼓励各地自给自足,使大陆形成了一种相对分散的,有竞争倾向的经济结构。改革前的政治格局和压制市场的经济政策不仅限制而且误导了地区间的竞争。在市场逐步开放的条件下,中国大陆的地区竞争与经济合理性的要求趋于一致。从包产到户到私人经济的恢复以及‘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无一不是地方政府在相互竞争中推动经济发展的结果。

随着市场深化,由地方推动的改革可以走多远? 地方间的经济竞争与大陆宏观经济的稳定性的关系如何? 地方间经济竞争的发展和制度变迁的多元化会对现有的政治结构以及中央的经济调控手段提出何种性质的挑战? 对这些重大问题的回答,都有赖于对中国大陆地区间竞争机制的深入认识。本项研究的成果将会对此作出重要的贡献。

课题主持人介绍:

罗小朋,1947年9月生于大连。祖籍广东番喁。1965年就读北京航空学院。1970年自愿赴河南新蔡县插队。1972 至 1978 年任工厂技术员。1979 年考入 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1982 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1 至 1985 年,作为‘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组’的积极成员,参与中国大陆农村改革的政策研究。1986 年,任中国大陆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理事,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现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农经系攻读博士学位。罗小朋曾有机会在大陆参与设计和试验若干重要的改革政策。他对大陆经济制度的研究在大陆和海外均有发表。1988 年他与华生等三人对中国大陆改革进行了全面的检讨,在大陆引起重大反响。近年来,著意于对大陆经济体制的理论分析。

2、中国市场取向的经济联邦制之研究:通向持久繁荣昌盛之路

课题主持人: 李稻葵教授,黄亚生教授,樊纲博士,程漫江

课题项目顾问:杰佛里.萨克斯(Jeffery Sachs), 哈佛大学经济学讲席教授
罗伯特.邓伯格(Robert Dernberger), 密西根大学中国经济问题

课题研究摘要:

本研究项目将首次系统地, 跨学科地研讨中国目前正在形成的市场取向的联邦体制(Market Oriented Federalism)。实事上, 中国已经在过去的十五年中朝着这个方向演进。这一转化的未来进程将决定着中国社会与经济是否能够长久的繁荣与昌盛。

我们的研究方法是跨学科的, 即采用经济学与政治学综合的方法。我们认为一个成功的联邦系统具有三项重要的经济和政治目标: 1) 通过权力分散(decentralization)的方法, 即把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 产生一种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机制, 从而对企业产权产生保护; 2) 保障地区间的自由贸易, 有效地在地区间分摊提供公共物品(public goods)之成本; 3) 产生一个连锁的机制, 使得中央政府的权力能够通过地方政府受到制约和平衡。我们的研究课题有下列目的: 1) 按照上述目标系统地评价现行中国体制; 2)寻找现行中国体制失效的根源; 3) 解析那些促使中国转入成熟的市场联邦制的动态力量。

课题主持人介绍:

李稻葵,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 1992; 清华大学经济与应用数学学士, 1985。曾为伦敦经济学院研究员, 1990年暑期, 研究中国国营企业改革之问题;和世界银行中国司社会保险研究项目顾问。

现为密西根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中国留美经济学会(Chineses Economists Association)理事;密西根大学俄国及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 密西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比较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关于后社会主义经济转型问题)和中国经济; 企业金融。发表的论文如"腐化与改革" (与密西根大学Susanto Basu合作),"等待私有化的国有企业为何每况愈下?"(与伦敦经济学院Francesca Cornelli合作),"灰市场下的模糊产权", 受到普遍重视。

"论企业产业结构与资本结构" (与李山合作), 1994, 正在为JOURNAL OF FINANCE修改; "政府与市场双重影响下的中国国有企业之行为研究", 密西根大学讨论稿, 正在为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修改; "从控制权看公有制企业", 密西根大学讨论稿, 正在为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修改。

项目顾问杰佛里.萨克斯(Jeffery Sachs), 哈佛大学经济学讲席教授;罗伯特.邓伯格(Robert Dernberger), 密西根大学,两人为美国著名的中国经济问题和转型经济理论专家,在学术界有广泛影响。黄亚生为密西根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中国项目主持人是樊纲,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付所长 ;与程漫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3、 中国: 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权力的划分

课题主持人: 马骏博士

课题研究摘要:

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演变是中国经济体制分权化改革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在过去十五年中, 集中型财政体制所固有的低效率已逐步退化为较为次要的问题, 而中央政府无法有效地运用税收和支出政策来实现其宏观目标的危机则日益严重。八十年代中期以来, 政府的财政赤字不断上升, 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严重不足, 调节地区间收入差别的能力逐步下降

本建议书所提议的研究项目将以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考察中国的中央与地方财政权力的分配, 以及财权分配对中央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的影响。此项研究的成果将以国际经验为借鉴, 向中国政府提出三方面的建议: (1) 一个在不同层次的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入和支出权力的法律框架; (2) 分配中央和地方税基, 税率的具体原则, 和中央与地方之间转移支付的计算公式; 和 (3) 用以稳定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机构改革方案。

主持人简介:

马骏 (JUN MA),为世界银行咨询顾问(曾在中国局, 政策研究局任职, 现在经济发展研究院任职)。美国乔治城 (GEORGETOWN UNIVERSITY) 经济学博士;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硕士和上海复旦大学电脑专业学士。

曾为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中国国家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访问研究人员,与上海"青年管理者"杂志副主编。

发表过五十余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和书章节。英文论文载于 THE JOURNAL OF EAST-WESTSTUDIES, CHINA ECONOMIC REVIEW,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OCCASIONAL PAPER,ASIAN ECONOMIES, ASIAN ECONOMIC JOURNAL, CASE STUDI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BOOK),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SIA (BOOK), WORLD BANK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等。

曾获美国比较经济学会论文竞赛奖, 1994;留美中国经济学会和 CHINA ECONOMIC REVIEW论文竞赛奖, 1994,国家计划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奖 (集体奖), 1989,复旦大学自立奖 (独立研究), 1988。

4、中国区域经济的均等化:区域间和区域内的研究

课题主持人: 李天有博士

课题研究摘要

当今中国面临的重大困境之一是伴随着快速经济增长而不断扩大的区域经济差别。这一困境对世纪转折时期中国的制度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决定中国经济社会是否稳定,各项经济改革是否成功,中国是否顺利转轨到有效的市场经济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这一还没有得到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们的足够重视和充份研究。首先,学术界和行政管理者常常将注意力集中于大区域间的差别,如沿海和中部地区间的差别,关于地区内部的经济差别则甚少涉及和采取措施。有证据表明,区域内的差别比区域间的差别甚至更加突出。其次,区域经济差别一直被作为一个区域问题研究,而不是放在人们行为选择的环境下加以考察。经济理论指出,任何区域间的经济差别,不管是省与省之间,还是县与县之间,甚至村与村之间,都会引起资源从较差地区流向较好地区。现代区域经济学理论还没有准确而全面地用于研究中国的区域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差别的粗糙理论和技术应提高到国际水平。

为使中国正确处理区域差别不断扩大这一困境,有关区域经济的现行政策和制度值得急迫而严肃的研讨。本项目从近二十年来中国区域差别的现实和现代补偿差别理论出发,研究中国区域间和区域内经济差别的性质,后果及可行性对策。本项目的大纲为:①记录中国区域间和区域内的经济差别;②评论关于区域经济差别的已有研究文献;③提出关于区域经济差别的补偿差别模型;④推导以上模型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别的理论含义以及可以检验的假设,特别强调区域间和区域内差别的可能不同; ⑤利用可得到的微观数据检验以上假设;⑤总结理论和经验研究结果,提出对中国各级政府都切实可行的区域经济政策。

主持人简历: 李天有,芝加哥大学经济博士,1994。曾为武汉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经济学教师; 经济学培训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 (福特班第一届学员)学员,武汉大学科技信息系研究生和学员。

发表的与中国有关的经济学研究经验文章有:有关中国粮食生产,价格指数,城乡收入差别以及老人经济状况的研究。关于中国农民阶级的经济研究(博士论文1995),人民公社中个人收入分配与人力资本的经验关系,农民家庭的食品消费结构与儿童数量和年龄的经验研究。

5、中国大陆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货膨胀的成因,走向,对改革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政府宏观政策

课题主持人: 张欣教授、李拉亚博士

研究课题摘要:

中国实施经济改革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举世注目。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价格进一步放开,通货膨胀的问题却日益严重。特别是1992年到1994年的最近三年,按消费品物价指数的通货膨胀率从1992年的6.4%,一跃为1993年的17.6%,1995年更达27%,创造了79年改革以来的最高记录。如此恶性的物价上涨,使居民特别是靠固定薪金生活的城市阶层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造成社会恐慌。这在邓小平随时可能去世的形势下,中共当局对当前的物价上涨极为敏感,在1994年8月的政治局工作会议中,通货膨胀被列为当前头等重大的经济问题

通货膨胀在中国经济向市场机制转轨过程中面临的最为棘手的一个经济问题。物价的飞速上涨不但使政府宏观政策金融货币政策无可适从,价格改革计划受挫,而且造成社会动荡,政治不安,整个改革面临失败的威胁,中国的长期发展前景蒙上阴影。对于如何治理转型期间的通货膨胀,按照传统的经济理论,无非是紧缩银根,控制货币发行量。但是这些政策在实践中通常难以行通。往往,紧缩政策的结果不是物价稳定,而是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本课题将研究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通货膨胀问题以及相关宏观经济政策。本项目将分析转型期间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种转型期间的通货膨胀和以往传统性质的通货膨胀到底有什么区别,对正在进行中的物价改革有什么负面影响。可能采取的宏观政策是什么,以及它们的预期效果如何。我们将检讨从1979年中共实施改革以来,物价变动的走势,相关的货币、金融、财政、物价、外贸、外经等政策,分析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时,讨论将来的物价趋势,中共可以与可能采取的治理措施,以及这些措施的可行性与预期效果。最后,对这些政策和可能后果,对台海两岸的经济互动的可能影响,提出结论。

本项目设计从经济体制, 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三位一体的角度, 研究中国通货膨胀的发展前景, 尤着重分析中国通货膨胀的若干重要成因, 如财政赤字, 国内外债务, 粮食价格,原油价格, 货币供给, 利率调节, 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等, 并探讨中国政府可能的预防与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及这些政策对国内外经济的影响, 还将分季度和年度预测中国通货膨胀的变化趋势, 提交预测分析报告。

主持人简介:

张欣,美国俄亥俄州立托列多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并获终身职。77年考入复旦大学。78年参与发起组织上海青年经济研究会,并选为理事。82年获学士后,赴美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东亚研究系,获Wheeler fellow荣誉,84年得硕士后转入密西根大学经济系,次年博士资格考第一名。88年获Rackham fellow荣誉,89年完成博士。

在1990年1月到1991年7月期间担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在前曾任第2,3届经济学会理事。为1994年荣誉会员。长期来一直为美国经济学会和亚洲研究学会会员。曾兼职世界银行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和东南亚国家融资政策,曾为密西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目前被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浙江亚太研究所等多所学院聘为兼职教授。并任<当代中国研究>等杂志编委。

从1979年在复旦学报上发表经济论文起,已在国内外主要经济学杂志上发表过四十多篇论文,并编、译有多部专著。论文在多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竞争获胜。著作大部份是有关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经济以及其转型改革期间的理论与政策研究。最近发表的有关一般不均衡理论和改革阶段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的论文在美国学术界受到普遍重视与好评。

李拉亚,著名中国金融经济学家。1982年2月至1988年3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读数量经济专业和宏观经济专业, 取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为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研究一般非均衡问题。1988年3月起在国家信息中心从事经济分析研究,注重中国通货膨胀问题,已在<<经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20多篇关于中国通货膨胀问题的专题论文, 出版了两本研究中国通货膨胀的学术著作<<通货膨胀机理与预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11月版), <<通货膨胀与不确定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通货膨胀机理与预期>>一书于1993年6月获1992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

6、中国大陆的宏观经济结构模型

课题主持人: 白聚山教授,金甫春教授

课题研究摘要:

面临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严重问题是通货膨胀。本研究拟以先进的和适合于中国经济特点的计量经济学为方法,来详细考查家庭、私营企业、国营企业、银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经济关系;建立和估算包括总消费、总投资、社会总供给、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之间的确切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来探讨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所引起的宏观经济结构变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本研究将特别注意银行体制改革、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政府的收支、税制改革、外资的大幅度增长以及整个经济体制的私有化进程对中国宏观经济和通货膨胀的影响,从而为决策者在考虑政策选择时提供参考。

本研究项目的另一个目的在于通过份析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以及通货膨胀所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从而研究在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控制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与方法。

本研究将使用最新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评估和克服可能在研究中面临的数据误报问题。

课题主持人简历:

白聚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助教授,1992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经济学博士。1988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经济学硕士,1985年南开大学数学硕士,1982年南开大学数学学士。现为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助教授。曾获荣誉与奖励有 Alfred P. Sloan 基金会 毕业论文奖,1991-1992,加州大学 Dora Garibaldi 奖学金,1988-1989,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杰出新博士,并在英国,法国,比利时,和以色列四国作学术报告。研究领域有中国经济;计量经济学;经济时间序列分析;宏观经济学。文章已有多篇有关计量经济学和中国经济的文章在国际级杂志上发表。

金甫春,美国科尔盖特大学经济学系。1993年获俄亥俄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1987年俄亥俄州立大学经济学硕士。曾由美中经济学交流委员会推荐 获得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作访问学生。1985年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中国科技大学理学士。

博士论文是【借贷限制与工资收入随机波动下总体消费行为的计量经济学研究】,研究领域: ① 中国经济中的宏观经济问题; ② 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 ③ 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 ④ 公共财政和国家金融〔税收与公共开支〕。文章已有多篇论文在美国学术会议上宣读和在美国经济学学术刊物上发表。

7、 中国工业创新, 结构转变和生产率的研究及预测课题主持人: 李奇教授,柳卸林教授

课题研究摘要:

生产率的增长是决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而工业创新则是生产率增长的源泉。我们认为中国经济近年来之所以能够持续高速发展, 原因之一就在于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 从而导致了生产率的高速增长。我们将通过对中国主要工业的工业创新及生产率的研究, 来揭示对外开放, 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对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所起的重大作用。这将对中国长期保持对外开放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还将比较中国国有企业, 合资企业和私有企业的工业创新水平及生产率水平。我们的初步调查结果表明, 合资企业和私有企业更富有创新精神。我们的研究结果将从另一个侧面回答中国企业所有制的最优选择问题。这无疑对中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 (私有化, 股份化) 起到促进作用。

课题主持人简历:

李奇, 男, 1956 年 8 月出生于北京市。1982 年获北京大学天体物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南开大学物理硕士学位。1991 年获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加拿大 Guelph 大学经济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估计及检验 (包括生产率的估计问题), 机制设计及国有企业的改革。曾于 1985-1986 参予中国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中国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 的研究。本人的研究课题 "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两次获得加拿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 (1992-1995, 1995-1998)。自 1991 年以来, 在国际一流经济学刊物发表了二十多篇关于计量经济学, 机制设计方面的文章。

柳卸林, 男, 1957 年 9 月出生于浙江省。1982 年获北京大学天体物理学学士学位。1985 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硕士学位。1994 年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自 1995 年 2 月起, 在麻省理工学院 Sloan 商学院作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经济学。于 1993-1994 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负责研究中国工业创新水平的课题研究。自 1993 年以来, 发表了有关技术创新经济学方面的文章七篇及专著一本。

8、从所有制和经理所受约束的关系看国营企业的改革

课题主持人: 王一江, 白重恩

课题研究摘要:

国营企业亏损问题是中国经济中最重要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此项目中将研究该问题的根源, 讨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 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我们认为问题的根源仍然是科乃尔提出的"软预算约束"现象。对此现象的解释, 我们提出一个新的理论: 计划者不愿关闭亏损项目及惩罚这些项目的负责者是因为这样做影响会他们自己的声誉。我们的理论和 Dewartripont 及 Maskin 的理论相辅相成。他们认为, 低质量项目尽管事先不应上马, 但已上马后再追加投资是值得的, 集权的中央银行有能力, 因而没法承诺不去追加投资。De-wartripont 和 Maskin理论的政策含义是: 金融系统应该分权。我们的理论的政策含义是:当对企业效益的衡量简单化和公开化以后, 计划者没法隐藏其所犯的错误, 因而会将企业的预算硬化。为了实施这一政策, 我们提议通过在股市上买卖国营企业的一部份股权来将这些企业部份私有化。我们认为, 尽管中国的股市波动很大, 我们所提的方法仍能达到将企业的衡量标准简单化和公开化的目的, 同时将可能引起的社会问题最小化。我们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我们用一个三层主雇关系模型来建立我们的理论。我们计划用实证分析来检验我们的理论并帮助我们比较各种可能的政策。实证工作包括通过实地考察(例如和各种形式的国营企业的经理面谈)来进行案例分析, 采集一些新数据, 利用它们及现有数据进行计量经济分析。

课题主持人简历:

白重恩,美国波士顿学院助理教授 。1992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哈佛奖学金。1988年加州大学数学博士, 统计专业。1985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生。198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荣获奖学金及优秀学生称号。研究领域有微观经济学理论 (合同论 ContractTheory, 游戏论 Game Theory),所有制、工业管理、企业财政、金融、劳动经济学。已有多篇论文在国际学术杂志发表。

王一江,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助理教授。1991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已有多篇文章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

9、中国企业(乡镇,国有和私营企业)的激励机制,管理组织结构和产权制度

课题主持人: 许成钢

课题研究摘要:

现有中国企业的产权和管理制度在中国各经济部门造成的问题日趋严重。本研究计划着眼于中国企业(包括国有, 乡镇和私营企业)重大结构体制转换问题, 包括所有制结构, 管理结构和组织结构问题。这些都是当前中国中央政府及世界银行急切关心的中心课题。所建议的研究将涵盖实证和理论研究两部份。将考察在不同的所有制结构和组织结构下企业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和条件, 为有关国有和非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提出借鉴。研究将包括实地考察和经济计量分析。将研究何时及如何采取私有化, 破产, 整合, 及改组等改革措施和政策。研究成果也将帮助人们深入理解各种类型中国企业的业绩及前景。

课题主持人简历:

许成钢,生于1950年12月31日, 浙江杭州市。父许良英, 中国科学院教授。母王来棣,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1967-1977年, 黑龙江绥宾农场农工。1979-1982年, 清华大学机械系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1982-1984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84-1991年, 哈佛大学经济系博士研究生。1991年获博士学位。1988年随第一批大陆留学生访台团访台。1991年至今, 伦敦经济学院经济系讲师(助教授)。1993年至今, 哈佛国际发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92年受聘为世界银行和上海市政府关于上海国营企业改革问题的顾问。在主要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过多篇论文。书着 "一条不同的转轨之路 -- 中国乡镇企业之研究" 即将出版。1994年被选为纽约科学院当选现行会员。1991年至今, 频繁在英国广播公司的节目中评论中国经济。1994年, 应邀参加国务院体改委, 经贸委及世界银行合办的企业改革政策研讨会。

10、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结构的影响

课题主持人:段先胜博士

课题研究摘要

随着中国、俄国以及东欧等传统计划经济国家逐渐实行对外经济开放,国际跨国公司在这些国家掀起一股新的投资热潮。这股热潮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经济整合的大趋势。

自1979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中国政府以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到1993年底,中国政府批准了174,228个外资合同及项目,总投资额达二千二百多亿美元。中国在吸引外国投资的发展中国家中名列前茅(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

外国直接投资不仅支持了中国经济持续性地高速增长,而且使中国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大国。1993年外资企业出口占中国总出口额的27%。

然而,关于外国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研究远远落后于现实。据近来国际商务权威杂志的评估,从1970年到1993年,世界各主要学术杂志所发表关于国际商务问题的研究文章中,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仅占2%,而以美国为研究对象的占42.5%,以日本为研究对象的占15.4%。这种落后现象一方面是中国大陆社会科学研究普遍落后的体现,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中国大陆收集数据、作定量分析十分困难。尤其是关于外国投资的统计资料缺乏。因此,现有的许多研究仅限于以案例分析为主。

本研究项目准备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本项目以经验性实证分析为主,在广泛收集统计数据的基础之上,对理论模型或假设进行实证,以取得既定性又定量的研究成果。

本项目的意义体现在理论发展和政策分析两方面。关于外国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影响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六十年代,以 Hymer (1960)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者对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持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跨国公司利用经济实力逐步实现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控制,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滥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受这些早期学者们的影响,六、七十年代的发展中国家政府对外国直接投资普遍采取限制性的态度。具体表现为进口替代政策流行,即一般仅允许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于某些产业,便于以当地生产的产品替代进口产品。与直接投资相比,技术转让合同以及合作生产等投资方式更受发展中国家政府的欢迎。

自八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开始运用交易成本份析方法研究外国直接投资。在批判和继承了早期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之后,逐渐肯定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直接投资的积极意义。这些学者的主要理论突破是承认自由市场竞争和调节机制的不完美性,从而分析了自由市场对知识、技术以及其它中间产品交易的无效率性。外国直接投资被认为是跨国公司实行知识、技术和管理经验交换更合适的交易手段。理论上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逐步认识到外国直接投资的积极作用。从八十年代初期至九十年代,发展中国家竞相颁布优惠政策,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对本国经济进行直接投资。

由上述可见,对外国直接投资作用的分析,是发展中国家制定外资政策的重要依据。在这一领域,一个全面系统性的实证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具体地说,外国直接投资究竟是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还是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结构性的转变,使之变得更有效率?对于这个问题,仅仅以定性分析的结果来回答是远远不够的,本研究项目准备运用现代经济计量学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微观两个层次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静态定性定量和动态定性定量的分析,以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主持人简历:

段先胜,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商学院企业管理系国际商业博士。曾获该校企业管理硕士。武汉大学国民经济计划在职硕士研究生,武汉大学数学学士。

现为美国技术产品公司市场部经理。曾任伊利诺大学商务办公室主任助理,武汉大学管理学院教员,武汉大学出版社助理编辑。

荣誉有富布莱特奖学金(1988-1990),中国教育救援基金会副总裁(1992-1994),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香槟分会主席(1992-1993)。活动有美国国际商务学会会员,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员。

著述有《外国直接投资》(中文),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0)等>,中外合资企业股权问题,日美合资企业的演化,文化因素对日本在美投资模式的影响,日美技术转让问题研究。

11、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

课题主持人: 肖圣铁教授(台湾),张宏霖博士候选人。

课题研究摘要:

中国经济改革由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两方面构成并为其主要特徵。对外开放则以促进外贸和吸收外资为其主要内容。吸收外资就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包括合资,独资企业)。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它不仅对资本形成与积累,技术开发与转让,国际贸易有积极作用,同时在深层及长远来看,它对社会变革及演变也有深远的影响。

本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我们不仅应用当代计量与理论模型,同时也应用历史及制度学派的方法来分析中国近年来吸收外资的迅速发展,及其经济,社会影响,以及后邓时代的制度转型意义。鉴于台湾的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我们也一并对其利弊以及由此而来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前景作一探讨。本项目由10篇彼此相关的论文组成。
⑴.外国直接投资的不同流派及理论
⑵.中国对外资的态度演变(从民国到现在)--困境研究
⑶.中国吸收外资的决定因素
⑷.外资与经济成长的相关性
⑸.外资与出口促进战略
⑹.跨国公司与技术转让
⑺.台湾的直接投资与大陆的经济发展
⑻.海峡两岸组成共同市场的可能性与问题
⑼.外国直接投资与制度演变
⑽.外国直接投资与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转型

主持人简历:

肖圣铁:1956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67年获罗彻斯特大学经济学博士,1967年获聘于科罗拉多大学经济系,1969年升任付教授,1975年升任正教授。

曾任密西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台湾大学,美国卫生、教育及福利部访问学者,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访问学者,日本Kansai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国会图书馆访问学者,中国国家教委学术评审委员会顾问委员。

张宏霖,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理学硕士,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任职于科技日报社(北京)总编及理论研究室,科罗拉多大学经济系博士候选人,将于1995年底获博士学位。

12、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制度问题

课题主持人: 戴融融(Janet Landa) (香港),卢菁(Jing Lu)

研究课题摘要:

自一九七八年以来,中国在由中央集权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取得了相当的成功。然而在研究中国的相对成功和对以深化改革的经验教训中,普遍忽略的问题是法律机制对市场正常运转的根本作用,诸如财权、产机的维护保障和契约合同的贯彻实施。企业家们需要这些制度作保障来开展正常的运作。我们认为中国所成功的一点,在于在没有健全法律制度转型的过程中,有一种非正式的机制(关系网)在隐性或显性地代替法律制度,以实施产权保障和契约贯彻作用。我们这个项目将着重于研究中国的这一特点,揭示它的重要性,及阐明今后的发展方向。我们将深入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区域,对中国的贸易关系网和市场的法律机制进行实地考察。

课题主持人简介:

戴融融,女,香港出生,一九七八年获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在一九八六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James Buchanan的指导下,她的博士论文重于研究同族人贸易的经济学,为海外华人在企业和商业界的成功提供理论依据。戴博士现为加拿大约克大学付教授,长年来专于研究产权经济学(或法律经济学)和公共选择论(或政治经济学)。她在国际一流的经济法律刊物上发表了近二十篇有关的论文。她于一九九四年出版了一本专著,题为《信任、种族和身份:新制度经济学的同族贸易、合同法律和礼物交换》。戴博士获得过多项荣誉称号和研究基金。一九八六年她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中心国家研究员。一九九二年她荣获马里兰大学研究基金,在中国开展对市场和企业家发展的研究。一九九四年她为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柯思教授(另一诺贝尔奖得者),担任中国项目的谘询顾问。

卢菁,女,上海出生,一九八六年于上海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本科毕业。一九八七年获北京人民大学经济学培训中心(美国经济学协会资助)毕业文凭。一九八九年获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一九九三年获该校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卢博士在加拿大约克大学任助理教授。她多年来从事宏观经济学和实用经济计量学的研究,着有论文多篇。卢博士曾参加过多项中国经济项目的研究,对于中国的乡村(上海川沙)和城市(广西柳州)的经济发展有文章多篇。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三年两度任中国经济学家协会(北美)理事。一九九二年参与审阅《普及经济学丛书》。一九九三年参加赴台湾考察报告团,参加撰写《台湾经验与大陆经济改革》一书。

13、中国社会保险改革的政策问题: 专论养老保险

课题主持人: 宋顺锋, 朱诗凡(台湾), 邓大松

研究课题摘要:

社会保险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最重要的基石之一。没有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 人民的生计就得不到保障, 国家的经济基础就会动摇, 企业改革也将会受到影响。本项目将从事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 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及其可行性, 养老基金的增值与保值, 养老基金的管理, 以及养老基金的统筹办法。研究方法包括实地问卷调查, 电脑模拟及感性分析, 投资模型检测, 以及政策评估。本项目将阐述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特徵, 检讨它的得失,并指出它目前和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总的目的是对邓后中国经济转型期内的养老保险改革提供政策性建议, 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提高人民生活的保障, 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课题主持人简历:

宋顺锋, 男, 62年生于浙江省金华县, 已婚。83年北京大学力学系本科毕业。83至86年为厦门大学企业管理系助教。86年入Irvine加州大学经济系, 1991年获Master学位, 92年获 Ph.D学位。现为 Reno内华达大学商学院经济系助教授。在美国学习和工作期间, 曾获福特基金会奖学金(三次), 欧荣宜奖学金, 美国交通部论文奖学金, Reno内华达大学青年教师研究奖, 美国第一跨州银行经济发展研究奖(二次), 以及内华达 Beta Gamma Sigma 1994年度最佳研究奖。曾教授以下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统计原理, 中级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 交通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以及 MBA的企业经济学。已发表论文十余篇, 刊登杂志包括<政治经济学杂志>, <城市经济学杂志>, <城市研究>, <社会经济计划科学>, <现代人类学>, 以及<数量人类学杂志>等。另有多篇论文在学术会议上宣读。

朱诗凡, 男, 33年生于湖北省鄂城县, 已婚。台湾大学经济系毕业, 美国伊利诺大学数量经济学 Master, 经济学 Ph.D. 现任内华达大学经济系教授, 系主任。曾任台湾大学客座教授, 武汉大学客座教授, 华中理工学院客座教授。发表论文20多篇, 刊登杂志包括著名的<美国经济评论>, <美南经济杂志>, <国际统计评论>, <经济统计评论>等等。曾获福尔布来特奖学金, 福特基金会Ph.D论文奖学金, 国际教育协会奖学金。被评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美中杰出学人交换计划杰出学人。曾为诸如<经济统计评论>, <美国农业经济杂志>等学术刊物评审论文, 为美国数家出版公司评审教科书。

邓大松, 男, 49年生于广西省, 已婚。7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曾进修于复旦大学经济系和中国金融干部进修学院。自77年起工作于武汉大学, 现为教授, 经济学院副院长。主讲经济学, 保险经营管理学, 保险学研究, 社会保险学, 以及社会保障研究等。曾获多次国家和省级奖, 如1993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3年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作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99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14、中国住房私有化和劳动力市场改革

课题主持人: Belton M. Fleisher, Stephen M. Hills, 董克用, 印勇

课题研究摘要: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重大区别之一在于个人对住房的拥有程度。本课题将研究中国住房体制改革对其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影响。我们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通过比较住房突变式私有化和渐进式私有化对经济的不同影响,提供一些决策上的建议。

为了明显加快企业私有化的进程,企业最终将不再给职工提供基本生活必需品(如住房)。只有到那时,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的合理化才能实现,而不会导致可能引起社会、经济、政治不稳定的高失业率。本研究中我们将主要着眼于伴随中国逐渐开放的劳动力市场而变化的住房市场中的两个经济问题:1)如果企业不再提供住房,企业该给予职工工资补贴的数量;2)职工在住房市场上买房或租房的费用。我们计划先用局部均衡理论来研究上述问题,然后在下一阶段我们将构造并估计一个关于中国住房和劳动力供给的一般均衡模型。

此研究计划为期三年,具体步骤如下:1. 建立关于住房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的局部均衡模型,就开放劳动力和住房市场对工资、住房价格和就业的影响提出假设。2. 数据收集。3.估计模型,假设检验,从而得出数量化结论,提供决策者参考。4. 建立和估计一般均衡模型。5. 模拟市场。

课题主持人简历:

Belton M. Fleisher,男,生于1935年5月。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曾任教于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经济中心,现为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曾出版《劳动经济学》等近十种书籍,在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和中国《经济研究》等杂志发表过几十篇论文。Fleisher 教授热衷于中国问题研究,能说较流利的中文。

董克用,男,职称:教授。1943年8月出生于中国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劳动经济系,1985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中国劳动经济学会主任,中国劳动经济学教学学会秘书长,APEC-HRD中国网络顾问。曾参与“八五”重点项目“国营企业新补偿机制”的研究,出版过《劳动经济学》、《中国工资体制改革》等多种书籍,并在《改革》、《经济与管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等多种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Stephen M. Hills,男,生于1943年10月。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曾在大连理工学院讲授经济管理课程。曾参与美国政府和研究机构的多项研究计划,并在"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Labor Research" 等杂志发表多篇有关劳动力、劳动人事、工资的论文,出版"Industrial Relations and the Social Sciences"等多种书籍,和 Fleisher等人一起参与 Xerox公司在上海进行的研究。

印勇,男,1967年出生于上海。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92年获俄亥俄州立大学经济系硕士学位,现为该系博士研究生。主修计量经济学,能运用各种计算机语言。

15、中国大陆的贫困问题以及政府扶贫政策评价

课题主持人: 毛挥博士候选人,肖章博士

研究课题摘要:

中国大陆的几千万尚未解决温饱的人口将构成未来几年中国的一个主要经济与社会病状和不稳定因素。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贫困减少大致经历了大幅度减少与稳定减少两个过程。1978-85年为第一阶段,由于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由于极左路线造成的贫困人数大量减少,从2.5亿下降到1.25亿。自1995年起,中心转移到解决集中在边远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扶贫难度加大,每年减少仅600多万。到1994年底中国仍有7000万贫困人口。

政府"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2000年基本解决目前中国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缓解和消除绝对贫困。这意味着每年要减少1000多万。

本项目将对中国的贫困现状作详细分析,对政府以及国际组织的扶贫政策、工作、和效果作全面评价,并且预测可能的发展趋势与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何以指导生产和就业来积极脱贫。

课题主持人简介:

毛挥,原北京经济学院讲师,南开大学经济博士候选人。曾任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成员,"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课题组组长。发表过多篇有关中国农村贫困与发展的学术文章。

16、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就业问题: 产权改革的影响

课题主持人: 张春教授,王一江教授

课题研究摘要:

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一个特性是中国经济有一个相当大的乡村工业成份 (乡镇企业).1994年年底全国乡镇企业雇佣职工一亿一千二百万人。因为中国的国营企业总体上来说大量吸收职工就业的可能性很小, 许多学者认为乡镇企业的继续增长是解决中国人口过剩的关键。它是维持中国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除此之外, 能否将乡镇企业转换成现代化大企业也是下世纪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近几年来, 乡镇企业的产权结构经历了重大的变化。不少乡镇企业变成了股份合作企业。与此同时, 乡镇企业的经济增长率似乎有所放慢。有些人担心产权的改革会导致资本替代人力。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 产权结构的变化对乡镇企业的就业率和经济效率究竟有何影响? 到目前为止, 这个问题还没被系统地定量研究过。

我们的计划是研究产权结构的变化对乡镇企业各个方面的影响。更具体地说, 我们想要解答以下几个问题:

产权结构的变化对职工就业率有何影响?

产权结构的变化对融资(比如贷款)有何影响?

产权结构的变化对利润有何影响?

产权结构的变化对上缴税收有何影响?

以上所提到产权结构的变化主要指两种:

一种是从厂长负责制转成承包制。另一种是从承包制转成股份制。

我们的研究结果会给政府决策机构提供有用的信息。这些结果能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工业和农业今后的发展趋势。

课题主持人简历:

张春1956年生于上海。1973 年中学毕业之后进上海星火模具厂工作。1975 年转入上海电器塑料厂。1978年二月考入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1982年年初入美国俄勒冈(Oregon) 大学数学系。1983年夏在 Oregon大学取得数学硕士之后, 入美国西北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经济系。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论文是有关企业财务融资政策。1987年7月起在明尼苏达 (Minnesota) 大学管理学院任教至今。最近金融系和管理学院提议提升张春为终生副教授。

张春的研究工作包括: 公司财务融资政策, 金融证券市场管理, 劳工经济学, 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 企业组织理论。他对企业的产权股份结构和劳资关系有较深的研究。美国的 "比较经济学杂志" 最近发表了他和王一江合写的 "乡镇企业的性质"。

王一江,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助理教授。1991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已有多篇文章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

17、中国剩余劳动力利用与转移

课题主持人:杨涛教授

课题研究摘要:

在二十一世纪来临之际,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国营企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利用及转移。大批的移民与工作调动将在不同类别的企业(国营、集体与私营),不同经济部门(农业、轻、重工业与服务业)和不同区域(市、省与城乡地区)间产生。本课题将建立相应的理论框架,用以分析个人选择工作与移民之行为,并评述中国区域与部门间分隔的要素市场。课题的研究重点是把计划经济所特有的制度因素介绍到分析劳动力流动的主流经济学中来。

本课题计划取得三组数据:(1)城市家庭情况,(2)在城市的农村流动人口情况,(3)分省,分部门的总体生产情况。在理论模型引导下的实证研究将分析出选择工作、移民去向和在城市工业、农村非农产业及农业间开放要素市场的后果。研究项目的成果将有助于理解中国现行体制对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影响; 预测人力流动的时间特徵; 建议劳动力市场改革之步骤; 了解政治因素; 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出具体建议。对于上述问题的深入了解将是进一步改革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必要步骤。

课题主持人简历: 杨涛

杨涛现任美杜克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兼为亚太研究中心成员。他曾就读北京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硕士、博士学学位,于1992年开始在杜克大学任教。主要研究发展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始于1988年,曾在大陆作实地调查,发表过数篇学术论文,1994年获美经济学家学会论文奖,曾多次应邀参加中国劳动力利用与转移的国际学术会议,并给世界银行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作政策咨询。

18、中国粮食问题研究

课题主持人:徐滇庆教授、席酉民教授、冯耕中教授

课题研究摘要:

中国农业仅仅用占全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基本解决了占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人口的温饱问题,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积累。这是中国农业了不起的成就,也是中国农民的骄傲。然而,在1991年,中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344公斤,这个数字不仅远远低于世界上发达国家水平,例如加拿大(2071公斤)、美国(1111公斤),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50公斤),甚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水平。1994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4446亿公斤,比1993年下降了119亿公斤。由于中国人口每年净增1500-1600万,人均粮食占有量就更少了。中国粮食出现短缺已成无可避免的定局,一场严重的危机正在迫近。

我们对中国粮食问题的研究将集中在二个方面:

(1) 中国会不会出现粮食短缺?如果出现粮食短缺,缺多少?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黄巢还是李闯,大部份社会动乱都起源于大饥荒。考虑到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如果中国人每人仅仅增加20公斤粮食的需求,加到一起就是2400万吨,几乎是世界上主要粮食生产国之一加拿大的全部出口量。如果在中国出现严重的粮食短缺,不仅将在中国触发一场大灾难,也势必将冲击世界稳定格局。中国有没有可能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解决粮食问题?中国粮食问题是一个事关中国和世界大局的要害问题。因此,完全有必要对中国粮食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许多研究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粮食危机。有的研究只不过是泛泛而谈,没有定量分析,因此也就无法回答:中国粮食缺口究竟有多大?有的研究试图对问题作出定量分析。可惜,大多数研究都是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简单预测。由于方法不当,他们的结论缺乏可信度。影响中国粮食缺口的主要因素是人均粮食消费量的变化。人均粮食消费取决于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又和中国人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预测中国未来粮食需求的关键在于分析中国人的饮食结构的变化。在经济改革以来,由于中国人均收入连续增长,大部份人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温饱,中国人正在努力把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到小康、富裕,他们要吃得更好。由于中国人饭桌上的肉、鱼、蛋多了,虽然他们直接消费的粮食减少了,但是,总的粮食消费量增加了。在有限的耕地上,中国农业能够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需求吗?一句话,在邓后,中国粮食够吃吗?

(2) 如果中国粮食供不应求而不得不大量进口的话,中国对粮食的需求将极大地冲击世界粮食市场,改变世界粮食价格。因此,我们必须从系统工程的观点来研究中国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在国际粮食价格大幅度变动的情况下,什么是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在经济上中国奉行自给自足的方针是否合理?什么是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近期和长期发展战略方针?什么是中国农业参加国际合作的最佳策略?

解决中国粮食问题必须要二条腿走路。提高国内粮食产量是最根本的出路。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抗灾能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与此同时,我们要认真研究各种参与国际合作的策略。要充份利用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扩大国际贸易。中国农业是否应当参加国际合作完全取决于中国的资源禀赋和相对价格。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各省、地区的自然条件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我们不仅要有一个总体发展战略,还要针对各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由于中国是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中国的每一个变化都会影响国际粮食市场的相对价格。因此,我们必须要从动态观点来研究中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和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决策的反作用。

孔子说:"临事而惧,好谋而胜"。我们在本研究中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居安思危,充份认识到中国可能出现的粮食危机。然后,认真地定量地研究各种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策略。 本文首先提供研究中国粮食问题的背景材料。我们将在第2节中简介中国粮食生产概况以及国外各派学者对中国粮食问题的论述。第3节将探讨限制中国粮食增产的约束条件。第4节将集中讨论中国粮食的需求状况。

第5节将讨论如何估计在未来10年或20年内中国粮食供给缺口。指出为什么不能把西方通行的研究方法简单地搬来处理中国问题。在充份估计到城乡居民的不同消费行为的基础上,本节提出了新的数理统计方法,并阐述了本研究的初步结论。本部份研究的方法论和基本结论将为规划中国未来的农业政策、人口政策、外贸政策和城乡发展提供重要的分析依据。

我们在第6节建立一组简单的模型以讨论中国农业在国际竞争环境下的比较优势。第7节简单介绍世界各国在近年内建立的讨论农业结构变化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第8节讨论如何利用中国农业结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各种改变中国农业结构的策略。由于中国地域广大,各省之间的自然条件相差较远,中国农业结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不仅模拟整个中国的农业结构,也将在拥有足够人力的条件下对一些重点省份和地区的农业结构进行模拟。从而为地方政府的农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经济研究一直局限于微观经济研究的范畴内,缺乏对中国农业总体的定量的分析研究。本研究建立的中国农业社会统计矩阵(SAM)将为中国农业政策研究提供新的准确的定量分析基础。本研究建立的中国农业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将为中国未来进行国际农产品贸易,决定谈判策略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

课题主持人简历:

徐滇庆,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休伦学院经济系,助理教授。1990年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博士,1981年获武汉华中理工大学经济管理硕士,1967年获东北工学院自动控制工程学。, 研究领域为数理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中国经济。曾为江西赣州西华山钨矿矿工,技术员,江西九江炼油厂,工程师。华中理工大学经济管理系讲师。加拿大萨斯开彻温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

现为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东北大学兼职教授,沈阳市政府顾问。

19、关于中国粮食保障政策的研究

课题主持人:Michael Carter教授,姚洋博士候选人

课题研究摘要:

粮食保障一直是中国农业政策的头号目标。改革以前,这一目标是通过生产上的控制和消费上的配额,即统购统销政策来达到的。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中国经济开始向市场化方向发展,生产和消费决策已经分散到农户和消费者个体层次上,大多数的商品价格也已由市场决定。尽管如此,今天中国的粮食保障制度仍然停留在计划与市场的混合状态,主要依靠国家对粮食及主要经济作物的定购任务来实现稳定农作物产量和价格以及国家税收和收入分配的多重目标。事实证明,这一制度不仅没有有效地达到上述目标,而且还造成了巨大的效率损失和城乡之间的不平等。然而,放弃政府干预而完全依赖市场来达到粮食保障的目标是不切实际的。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探讨中国进入市场化之后所应采取的新的粮食保障政策。在分析一个新的包括四省八县800农户的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本研究将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探讨能够有效地达到粮食保障及其它政府目标的新政策。

课题主持人简历:

MICHAEL R. CARTER,现为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农业经济系正教授。一九八二年获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经济系博士。曾为乔治城大学经济系讲师, 助理教授。CIEPLAN访问教授, Santiago, Chile。Centro de Investigaciones Universidad del Pacifico, Lima, Peru 访问研究员。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农业经济系助理教授, 副教授, 正教授

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与劳动力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微观农业发展, 宏观农业发展, 世界经济与国家发展战略,农村发展与阶级形成经济学, 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 中等宏观经济理论, 计量经济学简介, 社会主义经济学。

担任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World Develop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Economic Journal, Oxford Economic Papers,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Land Economics, Ford Foundation and Inter-American Foundation, MacArthur Foundation评委。曾获威斯康星大学农经系研究生教学奖,与1990年度威斯康星大学Vilas副教授。

姚洋,现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农业经济系国际发展专业博士候选人。北京大学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理学士学位。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经济学硕士学位。研究题目和论文有关于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租佃制下的权力问题,对实质性社会决策的合理化的研究。中国农村诱导性制度变迁的经验研究。

20、当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课题主持人:朱民博士,尉安宁博士,刘守英教授

课题研究摘要:

农业是中国目前最不稳定的因素之一。1978-84年家庭承包制改革初步成功后,土地改革没有进一步深化。85年以后,国家、集体和农民对农业基础投资直线下降,由此直接形成粮食生产徘徊不前。在1994年甚至下降11. 9万吨,城市粮价飞涨达70-100%,进口猛增34%。农民税赋沉重,收入增长缓慢。1978-84年间的缩小的城乡收入差距又一次被拉开。与此同时,大批农民涌向城市,仅1994年城市流民高达八千万。而大批土地被荒芜弃耕,仅浙江一省即达耕地的20%。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的稳定、全社会的稳定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不能不使我们重新对现行农业政策进行一次理性的反思。

本项目旨在探索产生上述现象的深层原因,并由此给出改革的政策建议。我们将集中研究土地制度这个农业政策的核心问题。因为现今农业问题都根植于目前农村土地制度之中。我们将重点考察现行土地制度对国家、集体、和农户三级的土地长期投资,对政府有效地收购粮食,和对农民税赋这三个现今中国农业最重要的问题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避免空洞的教义和纯理论模型演绎。我们将根据数次对280个村庄共800农户关于土地制度、投资和税收的调查,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最后,我们将建立一个理论模型来解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并推演未来发展。

课题主持人简历:

朱民,世界银行政策研究局公共经济处,美国。尉安宁,世界银行农业和自然资源局农业政策处,美国;刘守英,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

朱民,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博士。曾获该校经济学硕士,普林斯顿大学国际管理学院公共行政管理硕士,复旦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学士。现为联合国开发署21世纪中国项目首席技术顾问,世界银行研究局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上海市经济研究中心,上海市体改委顾问,复旦大学经济系教师。

研究领域为财政和税收, 金融管理, 国际贸易, 增长和预测。获威尔逊奖,全美应用经济学研究杰出奖。

21、金融市场在中国的发展

课题主持人:李奇教授,过大江教授

课题研究摘要:

金融体系,特别是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在当前和未来中国经济中国有甚么角色?中国金融市场会发生甚么样的危机?甚么样的立法和管理条例可被用来有效管理金融机构和市场以防止大的金融危机?政府在金融系统中可充当的角色?中国大陆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当前与未来的联合是甚么样的?金融系统开放和国际化的可行性如何?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对于政府决策人员、金融管理人员、企业主管;中国、美国、台湾、香港及全世界的投资者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些问题的重要性更体现在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中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世界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的巨大影响。

课题主持人简历:

李奇,男,1956年8月出生于北京市。1982年获北京大学天体物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南开大学物理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加拿大Guelph大学经济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估计及检验(包括生产率的估计问题),机制设计及国有企业的改革。曾于1985-1986年参予中国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教育投资国民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的研究。本人的研究课题"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估计与检"两次获得加拿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1992-1995,1995-1998)。自1991年以来,在国际一流经济学刊物发表了二十多篇关于计量经济学、机制设计方面的文章。

过大江,男,1967年4月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1989年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信息系统学士学位;1990年获加拿大(York)约克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5年9月将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经济系博士学位;将任加拿大Guelph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学和计量经济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证券评估、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曾于1993年夏参加留美经济学会赴台湾考察团,研究台湾的主要金融市场和机构,发表研究报告一篇。

22、中国经济整合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对亚太地区经贸关系的影响

课题主持人:王直博士,杨昌伯博士

课题研究摘要:

本课题的目的是研究和量化东亚中国经济整合对亚太地区的影响。两个模型被用来作为主要的分析工具。第一个是完全需求分配模型。它将几乎完全理想的需求系统(AIDS)应用于国际贸易数据,采用哑元变量和计量经济方法来估计过去十几年来东亚中国经济之间由市场力量所驱动的经济整合过程给亚太地区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带来的影响。试图分析由此而产生的贸易转移与贸易创造及其在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分布。第二个是多国多部门准动态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它将世界经济划分为13个地区和12个生产部门,采用动态模拟的方法来分析未来15年内东亚中国经济一体化的可能发展趋势及其对亚太地区经济和贸易结构的影响。试图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种有效的实验手段,定量的回答"如果这样,将会怎样?"的问题。

课题主持人简历:

王直,男,1950年11月生于北京。1968年文化革命中下乡河南灵宝县。1971年底入洛阳市农业轴承厂当工人。1981年考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4年底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工作,参与筹建和组织北京市青年技术经济会。1987年7月自费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夏威夷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1994年获明尼苏达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现在世界银行工作。1992-1993年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理事并当选为荣誉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配给制度下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亚太地区的贸易与经济一体化,多国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经济数据库设计及人工智能在经济系统建模中的应用。学术论文见于"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的理论与实践","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电子计算机在农业中的应用","中国经济评论"(CER),"经济动态与控制期刊"(JEDC)和"比较经济学期刊"(JCE)。

杨昌伯,男,1954年10月生于四川。1969年底入中国海军服役。1974年十月入北京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当商品管理员。1975年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后在该院英语系任教两年。1981年八月获美国人口委员会资助赴美留学。1986年获德克萨斯大学Austin分校经济系博士。1986年八月加入世界银行Young Professionals Program。现为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主要工作及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政策,贸易政策,金融体制改革,中东地区和平进程,经济整合,以及政策性贷款。

23、大中华经济圈的形成与前景

课题主持人: 郑竹园教授(台湾)

研究课题摘要:

东西冷战结束后,世局重心由军事对峙转为经济竞争。国际经济既加速一体化,也不断迈向区域化。其中西欧共同市场的运作,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已为经济区域化树立楷模。从世界大局观察,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经济,将形成数个大经济集团。

过去五年间,由于两岸关系的实质改善,一个以中国人为主体的"大中华经济圈"正在加速形成中。这一个目前包括大陆、 台湾、 港澳,将来可能包括新加坡及东南亚华人的经济圈,具有丰厚的潜力与灿烂的远景,已开始引起全球政经领袖的注视。在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舞台上,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研究计划的目的,在探讨"大中华经济圈"形成的经济背景,分析其具备的经济潜力,并估量其对东亚及世界经济可能发展的影响,研究内容将包括:

(1) 两岸经济依存度的演变

(2) 港台大陆经济的融合

(3) 香港在大中华经济圈的独立地位

(4) 海外华人资金的汇流

(5) 大中华经济圈的潜力

(6) 西方对大中华经济圈的反应

(7) 大中华经济圈在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的地位

本研究将根据最新资料,从贸易、 投资、 国内生产金额、 人力资源、 外汇资源、 技术力量各个角度,来视测大中华经济圈的前景。

课题主持人简历:

郑竹圆,广东汕头人,1927年出生,国立政治大学经济系毕业,1948年到香港,1959年来美国进修,现为美国公民。

美京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经济学博士。历任美国西东大学(Seton Hall University)研究教授(Research Professor)。美京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客座研究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高级研究员,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顾问,美国教育部傅布莱委员会评审委员等职。

现任美国印第安那州立博尔大学(Ball State University,Indiana)经济系终身职正教授,兼亚洲研究委员会主席,主讲西洋经济思想史,比较经济制度,第三世界政治经济问题等课程,并担任研究部博士班校方代表。

1972及1975年两度当选全美杰出教育家,1976年获博尔大学卓越研究奖(Outstanging

Research Award)。1982年被选为博尔大学杰出经济系教授。1984年被选为印第安州杰出学者。1985年至1995年连续十一年列入"世界名人录" (Who's Who in the World) 及 "世界成就名人录" (Men of Achievement)。1984年当选为"美中学术联谊会"会长。1986年至88年任"华人社会科学家协会"常务理事。1986年迄今任芝加哥"海外中山学社"社长。1990年至1992年任美京"中美协会"(Chinese American Society)会长。1990年出任国是会议委员。1992年起任总统府"国家统一委员会"研究委员。

已出版中、英、日文专书三十三种。论文数百篇。英文论文刊登于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事务"半年刊,哥伦比亚大学"世界商务季刊",宾州大学"奥比特"季刊,加州大学"亚洲观察"月刊,芝加哥大学"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双月刊,香港大学"香港经济学报"年刊,哈佛大学"商业评论"季刊,"纽约时报","大英百科全书","当代历史","大西洋月刊"及伦敦"中国季刊"等刊物。

1982年出版的"中国经济发展"(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Growth and StructureChange)一书曾为全美各著名大学采用为课本达十年之久。

1994年起任北美华人社会科学家协会会长。

24、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对中美贸易政策和台湾海峡两岸贸易的影响

课题主持人: 杨秋梅博士候选人,张欣教授

研究课题简介:

中国大陆的对外经济关系与贸易政策是海外利益集团,特别是美国和台湾有关政界与商界关心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大陆的进出口贸易飞速发展,占世界贸易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1994年中国贸易总额达2350亿美元,跃居世界第六位。美中贸易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重。美国为中国顺差的主要来源,而中国已连续多年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逆差夥伴。虽然中美在智财保护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上摩擦加剧,但是双方基于对贸易互惠的认识,合作与调解成为基本主导政策。

同时,大陆与台湾的双边贸易也急速增长。1994年大陆与台湾的贸易额,据大陆方面的统计,为150亿美元,其中台湾对大陆出超100多亿美元。台湾对大陆投资,据大陆方面的统计,1994年虽然受大陆宏观调控和千岛湖事件等多种因素影响,降低为40亿美元,1995年将恢复增长。1995年二月,香港成为台湾出口的第一大口岸,而台湾到香港的出口,60%是转运到大陆去的。随着台湾建立亚太营运中心的计划实施,大陆经济的动向对台湾经济有日益举足轻重的影响。

本项目将对中国大陆的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作回顾和分析。我们将特别分析中美经济关系和两岸经济关系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智财争议,中国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大陆贸易政策和台湾直接间接对大陆的贸易,等等作详细讨论。同时,将根据数据对有关三方将来的贸易发展和直接投资下的经常性国际间收入作数量分析。在分析的结果上,在中美现行政策,两岸经济关系政策的问题作检讨,并提出有利于各方利益的政策建议。

课题主持人简历

杨秋梅,美国伊利诺大学经济系博士候选人,北京大学经济系学士。曾发表与出版多种有关中美贸易与大陆台湾经贸关系的文章与著述。

张欣,美国俄亥俄州立托列多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并获终身职。77年考入复旦大学。78年参与发起组织上海青年经济研究会,并选为理事。82年获学士后,赴美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东亚研究系,获Wheeler fellow荣誉,84年得硕士后转入密西根大学经济系,次年博士资格考第一名。88年获Rackham fellow荣誉,89年完成博士。

在1990年1月到1991年7月期间担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在前曾任第2,3届经济学会理事。为1994年荣誉会员。长期来一直为美国经济学会和亚洲研究学会会员。曾兼职世界银行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和东南亚国家融资政策,曾为密西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目前被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浙江亚太研究所等多所学院聘为兼职教授。并任<当代中国研究>等杂志编委。

从1979年在复旦学报上发表经济论文起,已在国内外主要经济学杂志上发表过四十多篇论文,并编、译有多部专著。论文在多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竞争获胜。著作大部份是有关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经济以及其转型改革期间的理论与政策研究。最近发表的有关一般不均衡理论和改革阶段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的论文在美国学术界受到普遍重视与好评。

25、 中国所有制改革与经济制度平稳转轨的方式与策略

课题主持人:田国强教授

课题研究提要:

本课题计划将研究中国国营企业的所有制改革和经济体制平稳转轨的方式和步骤问题,提出中国经济体制平稳转轨三阶段论并论证它的合理性。我们将首先提出一个新的产权理论模型。这一新的理论模型将探讨传统产权理论的局限性并修正其理论。我们将证明所有制形式(如产权明确的私有制,产权模糊的集体所有制)的选择将取决于经济自由化和市场化的程度。通过运用这一新的产权理论模型并运用实际数据,我们将论证从79年开始的中国经济改革要平稳地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所要采用的改革的基本步骤(方针和策略)应份别是:(1)经济自由化,(2)市场化,和(3)民营(私有)化。在这三个基本步骤下,体制转轨的基本特徵是:在第一阶段中,各种所有制企业的诞生和竞争导致了非国有企业的蓬勃发展。在第二阶段中,各种所有制企业的继续竞争和市场体系不断引入和完善将导致国营企业的本身衰减(国营企业的人员、资金、和技术的外流)。在第三阶段中,国营企业将会大规模的破产和民营化(私有)化。第一阶段始于79年从农村开始的经济改革。第二阶段始于1992年。第三阶段还未开始。我们将论证最近几年还不宜开始,大致需要再等五到八年左右,等到经济自由高度化,市场体系(特别是金融市场和劳动市场)差不多完全建立,非国有经济占绝大比重以上时并且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建立起来后才能实施。在中国现有的国情下这种渐进式转轨方式是一种既能够让经济快速增长又能保证社会相对稳定的可行的最佳转轨方式。

课题主持人简历

田国强,湖北省公安县人,1956年生。1974--1977下乡插队务农;1977-1982在华中理工大学数学系就读、任教;1982年获数学硕士学位。1983-1987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系攻读博士学位,并获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获全美斯隆博士论文奖;1987-1990为美国德洲农工大学经济系助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1991年破格提前提升为付教授并获得终生任期教授资格(tenure),并为德国康思藤斯(Konstanz)大学客座教授;1995年被提前提升为终身任期正教授;现也是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军事经济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工业大学等大学的兼职教授;是十多名博士生和近十名硕士生的指导教师。田国强曾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1991-1992)。于1992年6月在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年会上被选为首批学会资深研究员(Fellow)并担任学会资深研究员委员会主任。现为德洲A&M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顾问。也是国际英文学术期刊《中国经济论坛》和中文学术期刊《当代中国研究》的编委。主编的《市场经济学普及丛书》(十四册)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和香港智慧出版有限公司于93年10月联合在大陆出版,并获“94年中国图书奖"大奖。田国强的研究方向有经济理论、激励经济机制的设计、数理经济学、对策论、动态最优化理论、国际贸易、计量经济学、中国经济。在这些领域中,有四十多篇英文论文在欧美一流经济学和数学学术期刊上发表。另有十多篇论文在中国大陆学术期刊或书集中发表。着有在中国大陆具有广泛读者群并获高度评价的《大众市场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