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欧的关系,1956-1960
摘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苏联在中国与东欧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斯大林时代,中国与东欧之间保持着象征性的外交关系,直到1953年早些时候才开始了党际高层或政府层面的互访。随着苏联的独裁者-斯大林的去世,东欧领导人开始出访中国,中国总理周恩来也启动了对东欧的访问,由此,双边关系得以发展。斯大林死后,莫斯科弱化了对他国的政治操纵,这就为中国与东欧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非斯大林化不仅导致苏联和南斯拉夫和解,同时也促使中国对南斯拉夫的承认。然而,东欧对中国经济上逐渐增长的支持仍然是苏联对中经济援助的一部分,远没有独立自行。1956年2月份,苏联正式发起的非斯大林化所引起的政治动荡几乎席卷了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由此,中国开始意识到,对于东欧应该实行自己的政策,这时更多是着眼于促进中国自身的利益,而不再是之前的苏联利益了。同样,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削弱苏联的影响,开始了积极地发展与共产主义中国的关系,1957年的波兰及1960年的阿尔巴尼亚分别与中国建交。1958年中苏初显分裂,在这种政治背景下,中国国内的激进主义促使了中国与南斯拉夫1957-58年断交(与对苏联政策相应),最终导致了中国与除阿尔巴尼亚之外的其他东欧国家关系降温。
关键词:东欧, 苏联, 波兰,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南斯拉夫, 阿尔巴尼亚, 外交关系
< 上页 | 下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