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权对话中的认同问题:
中国国情与台湾角色
中国国情与台湾角色
一、跨冷战的人权议题
后冷战时期国际组织讨论的问题种类繁多,包括环境保护、武器管制、疾病防治、刑事合作、经济交流等。其中一项可以用来划分冷战与后冷战时期的,就是关于人权保障的探讨。过去,美、苏超级强权主导的集团统治,是国际组织的主轴。当和解的政策逐渐松弛了集团对抗的亢奋后,新的国际互动规范自然浮现,正取代日益不得人心的权力均衡思想。[1] 但是,当初美国对苏联提出的人权挑战,沾染着冷战时期的反共色彩。美国的人权外交不仅因为对象国的意识形态、发展程度、与西方盟邦的关系、甚至地理位置远近之不同,而有所差别,即令是对待外国的与对待美国的人权议题的取舍上,都存在着厚此薄彼的倾向。[2] 这个不好的纪录,使得国际人权组织在推动人权保障的时候,常被当地国政府疑为别有用心。
后冷战时期国际组织讨论的问题种类繁多,包括环境保护、武器管制、疾病防治、刑事合作、经济交流等。其中一项可以用来划分冷战与后冷战时期的,就是关于人权保障的探讨。过去,美、苏超级强权主导的集团统治,是国际组织的主轴。当和解的政策逐渐松弛了集团对抗的亢奋后,新的国际互动规范自然浮现,正取代日益不得人心的权力均衡思想。[1] 但是,当初美国对苏联提出的人权挑战,沾染着冷战时期的反共色彩。美国的人权外交不仅因为对象国的意识形态、发展程度、与西方盟邦的关系、甚至地理位置远近之不同,而有所差别,即令是对待外国的与对待美国的人权议题的取舍上,都存在着厚此薄彼的倾向。[2] 这个不好的纪录,使得国际人权组织在推动人权保障的时候,常被当地国政府疑为别有用心。
< Prev | Nex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