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衝擊與藝術風格演變—以日治時期活動於中國的台灣畫家為例
摘要:二十世紀初台灣近代繪畫的發展,最初是透過日籍教師的啟蒙,而當時「寫生」的新觀念,對於「地方色彩」的發現有所啟發,然而台灣畫家透過「寫意」的自我領悟,逐步脫離「地方色彩」的藩籬,並加深藝術的表現力。
特別是日治時期台灣在具有特殊政治社會背景下,畫家如何展現與世界接軌的藝術形態,何以建立屬於自我的文化樣貌,這是需要努力追尋的重大議題。其中更有幾位畫家在日本完成學業後,選擇到中國發展,以追尋東方與西方藝術的兼融並合。本文即以劉錦堂、陳澄波、郭柏川等幾位日治時期活動於中國的台灣畫家,來探討身分認同、文化衝擊與藝術風格發展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陳澄波、劉錦堂、郭柏川、廈門美專、新華藝專、台籍翻譯官
< 上页 | 下页 > |
---|